第一印象:我痛故我在 我大概是专业登山人士最讨厌的那一类登山票友:不仅缺乏经验,而且缺乏能力;不仅缺乏能力,而且缺乏自知之明;唯一有的,只有满腔热情,以及诱发热情的虚荣心而已。 在登厄尔普鲁士之前,我仅有的登山经历是登顶乞力马扎罗山。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登顶那一刻的仓皇。冲顶过程中的疲惫让人站在顶峰时很难兴奋起来,再加上担心天气突变不能久待,基本上在山顶惶惶然地站一会儿,拍几张照片,就得连滚带爬地下撤,跟我想象中睥睨群山、舍我其谁的风范完全不一样。 我曾和王小山、老狼一起攀登过乞力马扎罗,那时的小山叔到了路程最后,每走一步都痛苦地大吼一声,我在他前面走得心惊胆战,像是误入了某个凶案现场。我这次攀登的信心很大就来源于此,他登不了顶,我或许可以;他若能登顶,我肯定可以。 厄尔布鲁士山被认为是欧洲第一高峰山。厄尔布鲁士的大本营叫“汽油桶”,条件远远优于我的想象。我本来以为是像一个集体棺材,阴暗狭小,六七个人并排躺在里面,没有转身的空间;结果竟然是一个异常宽敞明亮的屋子,有床铺和小桌子,枕头和毯子。还有人做饭,厨娘是个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大娘。 登山的前两天是适应训练——攀登到高海拔,再回到大本营。厄峰晴朗温暖,天气好得令人发指。即使是这样,这种拉练对我来说依然不轻松,尤其是沉重的雪鞋和冰爪让每一步都走得好辛苦。我后来发现最省力的方式是紧紧跟在向导或教练身后,这样步伐比较有节奏。我跟...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2
浏览次数: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