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解读】
历史告诉我们,强于天下者必强于海,弱于天下者必弱于海,海权是影响大国兴衰沉浮的重要因素。
历史不会忘记,从19世纪中叶到新中国成立的100余年间,中国竟遭外敌从海上入侵470多次!海上国门洞开,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迫使当时的封建统治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个泱泱大国如同刀俎之肉任人宰割,一个数千年文明古国一次次蒙羞受辱。
历史永远铭记,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有海无防的历史画上了句号!1949年1月,在西柏坡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毛泽东主席,做出一项历史性决定:组成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诞生。从这一刻开始,中华民族开启了向海图强新的篇章,一路走向复兴。
70年,浩瀚大海见证了中国海军的广阔胸襟与不懈努力。截至2019年4月,人民海军先后100多次出访94个国家138个港口,迎接37个国家344艘次舰艇来访,与外军联演联训60余次。
从长江之畔的江苏泰州白马庙启航,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走向远海大洋,逐步发展成为一支能够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海上武装力量。
【时事在线】
共享海军荣光,逐梦蔚蓝海洋。在人民海军70华诞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3日出席在青岛举行的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
碧海滔滔,舰阵巍巍。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多型战机精彩亮相。铺展在黄海的壮美画卷,浓缩着人民海军70年辉煌征程,辉映出新时代宏伟蓝图。
中国红,海军蓝——进入4月的“帆船之都”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作为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青岛伸展双臂迎接五洲宾朋的到来。来自61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来自13个国家的18艘舰艇远涉重洋,汇聚黄海,共贺中国海军华诞。
置身于阅兵现场,受阅装备排山倒海的气势、雷霆万钧的轰鸣,受阅官兵军容严整的英姿、高亢嘹亮的口号,无不让人心潮澎湃、壮怀激烈。
【主流观点】
向着“海洋命运共同体”航进
华 宁
①铁流滚滚似蛟龙出海,巨舰隆隆如白鲸斩浪,若鲲鹏展翅。4月23日,一场隆重的海上阅兵在黄海上进行。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登上检阅台,检阅受邀参加海上阅兵活动的13国海军18艘舰艇。走过70年峥嵘岁月的人民海军,以崭新面貌和伟大成就展现在世人面前。
②此次参加海上阅兵,囊括了航母、新型核潜艇、驱逐舰、战机等海军新型主战舰机。遥想人民海军创建之初,舰船陈旧不堪,大部分是木船,有的甚至是清王朝遗留下的破船。70年来,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经建设成为一支能够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包括海军在内的人民军队,一路走来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托举起民族复兴一往无前的胜利之路。正如彭德怀元帅所说的,“过去那种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③人民海军忠于党,舰行万里不迷航。2012年12月,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后的第一次出京视察,来到的正是海军主战部队。远海训练突破岛链航向大洋砺剑,也门撤侨维护海外同胞安全,亚丁湾护航履行国际义务,环球出访传播和平友谊,和平方舟播撒人道关怀,中外联演提升国际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习近平主席的指导和关怀下,人民海军建设沿着一系列战略擘划加快现代化进程,取得历史性成就。
④“中国军队始终高举合作共赢旗帜,致力于营造平等互信、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集体会见出席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外方代表团团长时强调,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和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倡导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此次海上阅兵,共有60余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参加,10多个国家派出近20艘舰艇参加国际舰队检阅。组织多国海军活动,是国际通行做法和海军交往的独特方式,更体现出人民海军践行习近平主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坚定自觉。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以海洋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中国军队愿同各国军队一道,为促进海洋发展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⑤“没有海军,就无法保卫我们的海防。”“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而奋斗!”新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如此瞩望未来。熠熠生辉的军旗,凝聚着昨天的功勋与荣誉,也召唤着未来的责任与使命。越是伟大的梦想,越是需要一代代人接力推进。迎着民族复兴的胜利曙光,向着海洋共同体的光辉彼岸,人民海军和人民军队的步伐更加勇毅而沉稳。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
【时文解析】
①段,由隆重的黄海阅兵引入话题,指出今日人民海军所展现的风采。
②段,通过对比,谈人民海军的成长历程,强调它在捍卫主权安全、托举复兴之路、结束屈辱历史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③段,此次海上阅兵意义之一,它是对人民海军捍卫和平、加快现代化进程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检阅。(对内)
④段,此次海上阅兵意义之二,它是在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新安全观。(对外)
⑤段,此次海上阅兵意义之三,它是凝聚昨天的功勋与荣誉,召唤未来的责任与使命的历史接力。(代际)
【读时文 学作文】
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并重的说理方法
在议论文中,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是最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是指列举确凿、充分和典型的实例来证明观点,而道理论证则是指引用精辟见解、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讲述道理,证明观点。在《向着“海洋命运共同体”航进》一文中,作者较好地运用了这两种论证方法,从而使说理更加强劲有力。
先说道理论证。第②段中,在谈到包括海军在内的人民军队的丰功传绩时,作者引用彭徳怀元帅的话,有力地证明了人民海军在消除来自海上威胁中发挥的作用。第④段中,作者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论证中国所倡导的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简要评析,便达到论证有力、说服力强的效果。
再说举例论证。这在第③段中最为突出。这里有两种叙例:一是详叙,作者列举2012年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出京视察,首先来到海军主战部队,侧面证明人民海军忠于党,受到最高领导人的信任和倚重;二是概叙,在谈到十八大以来人民海军的历史性成就时,文中采用排比句式,列举了远海训练、也门撤侨、亚丁湾护航、环球出访、和平方舟、中外联演等方面的成就,突出其维护和平的使命意识。
当然,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并不需要刻意分开,有时综合运用,能使说理更加透彻,比如第④段,既有举例论证,也有道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