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有个发小儿。她是个非常古灵精怪的女孩子,小学、初中、高中我们都在一起。直至大学,我们因为考了不同的学校才分开。
在小学,她总是把家里的书和玩具带到教室,与小伙伴分享。
在中学,她总是早同学一步把当下最流行的习题做好汇总,然后给大家讲解各种参考书的优点和缺点。
很多时候,她的周末都是花费在各种知识的梳理和总结上。这样的她,自然受同学欢迎。
她家与数学老师的关系不错。
有一次,吃完午饭,我看她不高兴,问她怎么了。
她说:“爸爸骂我。因为数学老师说,我经常跟班里同学分享学习心得,这很浪费时间。老师跟爸爸告状,爸爸骂了我,希望我可以多点心思在自己身上。可是,我真的做错了吗?我喜欢这样做啊!如果让我—个人闭门在家读书,那样的日子实在无趣。”
我安慰她许久。她很快振作,依旧热心。
后来,她读了大学。在大学里,她依然保持这种性格。
在许多同学都只顾自己努力往前拼:考研、工作、恋爱的同时,她拿出许多时间为班级做事,不仅门门功课优秀,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毕业时,她不仅手拿七个offer,学校还推荐给她一个上交所的工作,这些战绩令她一度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她说,她是—个不忍看见别人掉队的人,—个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远。
2
苏东坡到杭州做刺史,某天在审一案件时,原告状告被告欠债不还。原告诉称:“我帮工打杂积下十两银子,早两个月借给被告做本钱。我和他原是要好的邻居,讲明不收利息,但我什么时候要,他就什么时候还我,如今,我相中了一房媳妇,急等银子娶亲,他非但不还我银子,还打我!”
被告在庭上辩称:“借他那十两银子,早在立夏前就贩成扇子了。没承想今年过了端午节天气还很凉,大家身上都穿夹袍,谁来买我的扇子呀!这几天又接连阴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坏啦。我实在没有银子还债,他就骂我、揪我,我一时着急打了他!”
苏东坡听完在堂上皱皱眉头,命被告回家去拿来二十把折扇。苏东坡将折扇一把一把打开,摊在案桌上,磨浓墨,蘸饱笔,将那些扇子画成松竹梅,或山石盆景,不大工夫折扇全画好了。他对被告说:“你把它拿到门口喊‘苏轼画的画,一两银子买一把’,马上就能卖掉。十两拿来还债,另外十两你拿去做其他生意吧!”
两个人接过扇子,跑到衙门外,只喊了两声,二十把折扇就被一抢而空了。原告和被告就这样每人捧着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欢天喜地地各自回家去了。
苏东坡的智慧在于他没有陷入案子里,而是尽力找到一个双赢或者多赢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做法实在高明。
真正的高手思维与常人不同,他们能够跳出一己私利的小圈子,通过成就他人,帮别人摆渡,惠及所有人。
那些悄无声息帮我们摆渡的人,我们称之为生命的贵人。我的发小儿、苏东坡,都是摆渡人,他们悄无声息地帮助别人从此岸抵达彼岸,不求回报,可谓是真正的高手。
(摘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学一技:视野开阔
文章视野要广,思考要深,体现出独特的见识和情怀最见真功夫,也是最难的。文章中,发小儿善于助人,乐于分享,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与人为善,苏东坡巧妙破案,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智慧,而作者却能看到更深远的主题,将他们视作“摆渡人”,悄无声息地帮助他人抵达彼岸,视角新颖,情怀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