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及时行孝
看着手机上的日历,我才发现居然有一个月没往家里打电话了。趁着良心还没开始痛,我赶紧拨打妈妈的手机。妈妈接到电话后很高兴,跟我唠家常:小侄子前两天刚过了三岁生日,二表姐家的小女儿出生了。聊到小侄子准备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突然问妈妈:“小时候我念幼儿园时,对我很好的林老师,最近怎么样了。”妈妈语气略带沉重地说:“林老师已经去了。”我很震惊。
以前从妈妈的闲谈中得知,林老师退休后成了空巢老人。她唯一的女儿嫁到了北方,老伴也走了好几年。这几年的春节,林老师都是一个人过的。妈妈回忆着,大半年前在路上见到林老师,感觉她苍老了很多。当时林老师还伤感地说,她女儿总说到时候会安排时间回来,但是一直都不回来。
在妈妈的叹息中,我的内疚感也渐渐从心底蔓延开来。我也常常对爸妈说,等我有空就回来看他们。最终以工作忙,或者节假日要跟朋友去旅行,填充了这些本该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我们觉得时间还很长,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报答父母,陪伴他们。但现实血淋淋地摆在眼前,人生看起来很漫长,我们能陪伴父母的日子,却并不太多。
于丹说:“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来日方长,就如同嵇康在死前感慨:袁孝尼一直想学习《广陵散》,我以为来日方长,一直执意不肯教他,而今我这一走,《广陵散》从此绝矣。”此刻,我才明白了来日方长这个成语,并不适合用在亲情之上。那些我们坚定地认为会一直在路口守护着我们的人,很有可能在无常中,瞬间消失。
闺蜜莉莉跟我一起逛街的时候,被我发现了她头上有一根白发,她如临大敌一般让我赶紧帮她拔下来。当我把那根连发根都染上霜的白发递到她手中时,她眼睛湿润了。我开玩笑地说:“拔根白发不至于把你弄疼弄哭吧!”莉莉的声音开始哽咽:“看着这根白发,我突然想起上次小长假回家时,看到了爸爸的一头白发,让我心惊肉跳。你知道吗,自从我妈妈会用微信发消息之后,常常用语音问我一些不会写的字,让我帮她打出来。我当时还抱怨老妈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了。如今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这就是衰老的迹象,好可怕啊!”
这番话,对我触动很深。以前总觉得时间很多,爸妈好像永远不会老。当我看见那个当年可以把我扛在肩上的巨人,突然变成了一个走路开始驼背的老头,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不安。
没人能够阻挡岁月这把无情的刀,已经磨刀霍霍,伸向我们最爱的人。卡勒德·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中写道:“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最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人,真的值得我们及时尽孝,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才追悔莫及。
试想,如果我们连回家看看父母的时间都没有,又何足言爱?看到一个段子:“想送你回家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愿意陪你吃饭的人,酸甜苦辣都爱吃;想见你的人,24小时都有空;爱着你的人,一片羽毛都是礼物。”我们尚且能够对恋人这么好,又为何不能更贴心地对待我们的父母呢?毕竟,天长并不地久,来日也非方长。
(摘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第一点评】
思辨:龙应台有一篇《目送》,她在结尾告诉我们:“不必追。”可小编想告诉大家:我们就得追,而且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追、提早追、大步去追!至亲之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在可以回报爱的年纪,我们要珍惜亲情,及时行孝,以免留下遗憾。
立意:①岁月无情,人有情。②及时行孝,感恩父母。③珍惜时间,想做就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