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隔22年,经过4K高清修复的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于1月3日在国内上映。影片由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兼导演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以“二战”艰难岁月为背景,以主人公圭多及其家人的命运转变为核心线索,用极富喜剧色彩和游戏精神的叙事语言,讲述了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温情故事,在象征绝望和死亡的集中营里谱写出了爱与生命的旋律。这部影片被影迷推进“一生必看”的行列,上映当年更是横扫各大国际电影节,收获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戛纳评审团大奖在内的70项国际大奖。
用全世界“最美丽的谎言”,给孩子一个最温柔的童年
《美丽人生》讲述了“二战”中一个原本幸福的犹太家庭被送入纳粹集中营,犹太父亲用“谎言”编织童话,保护儿子童心的感人故事。
1939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渐渐笼罩意大利,憨厚的犹太青年圭多与美丽女教师多拉的爱情也开始萌芽。在圭多的热烈追求下,他终于获得多拉的芳心,婚后两人拥有了可爱的儿子约书亚。
然而,好景不长,在约书亚5岁生日那天,一家人却被送进集中营,即将直面生离死别。四周电网密布的集中营,实施毒气杀人的浴室,骇人听闻的焚尸炉、穿着条纹囚服的绝望的人们,这是我们不敢想象也无法想象的黑暗时光。
为了保护儿子约书亚在死亡气息密布的集中营内依旧带着希望生活,父亲圭多为他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他把集中营生活描述成一个1000分的游戏,只要第一个拿到1000分,就能获得一辆真正的、能驾驶的坦克,并离开这里。
约书亚对此深信不疑。正如此次发布的中国版纪念海报中所透露的那句标语“游戏结束,我们就回家”,在约书亚的认知里,妈妈只是玩捉迷藏躲起来了,爸爸则努力赢取游戏积分,游戏胜利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虽然作为背景的囚服上的黑白条纹,透露出让人不忍的悲凉底色,但是父母的爱和孩子的笑脸却让海报明亮了起来。就像导演罗伯托·贝尼尼所说,“把灾难当作游戏,用笑容征服一切,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你的爱人还在,幸福和快乐就永远不会离你而去。”
影片的结尾,在纳粹败退的前夕,圭多把儿子藏在铁柜里,让他不要出来,自己则想趁乱去把妻子多拉救出来。不幸的是,圭多被纳粹抓住准备枪决,行刑前,他还是像往常一样踢着腿,暗示孩子千万不要出来。
这一幕,让多少人热泪盈眶。这就是父爱的力量。是父爱让圭多在地狱中坚持了这么久,是父爱让约书亚坚持到了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罗曼 · 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生活很苦,但总有甜蜜的瞬间;人生不易,但不能轻易放弃。无论你身处何方,请相信,你的父母都在背后默默守护着你;父母那温暖的笑和无私的爱,正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
透过有目共睹的笑,来揭示世人看不见的眼泪
在以“二战”为主题的影片中,《美丽人生》的基调并不如其他作品那般沉重。和《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相比,《美丽人生》却另辟蹊径,以喜剧的手法呈现了充满血腥与死亡气息的集中营生活。影片前后两部分对比鲜明,悲剧与喜剧交织,血与泪穿插其间,将大时代中小人物的不屈抗争转化为一部笑中带泪的美好篇章,展现了战争阴霾之下人性的善良、坚韧、乐观的一面。
正如影片开场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不容易说清楚,它像寓言一样既悲哀,也有奇迹和欢乐。影片的前半部分以圭多和多拉的爱情为叙事主线,映射了诸多童话中的浪漫桥段,在雨中,圭多一边为多拉撑着伞,一边讲述着他们相遇的每个情节,圭多骑着那匹蕴含特殊意义的绿色马匹,将宴会上的多拉带走,诸如此类的细节叙述,结构新颖独特,韵味十足。
影片的后半部分则是圭多和儿子约书亚在集中营相依相伴的生活。“早安!公主!”初识多拉时,圭多这样向她问候;每天清晨,约书亚这样与上班的母亲道别;在纳粹的广播里,圭多这样诉说对妻子的思念。每当这句电影里出现最多的台词响起,观众看见的似乎并非是战争的可怖,反而是充满希望的明亮。
约书亚在看到“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时,圭多用诙谐的语言转移了话题,告诉约书亚我们也可以在书店门口立一个牌子“西哥特人和蜘蛛,不得入内”,巧妙地化解了孩子心中的疑惑。面对集中营生活的种种艰辛时,圭多又告诉约书亚这只是一个游戏,坚持下去,就能赢得坦克。但谎言总有被戳穿的危险,其他人的疲惫模样、抱怨言辞,身边再也没有其他小孩的情形,都在动摇约书亚对父亲所编织的谎言的信任。好在,圭多用智慧解释了儿子的种种担心,用夸张的动作神态,佯装淡定的语气,装模作样地向狱友交代“坦克”的使用方法,最终解决了这场童心幻灭的危机。
然而,孩子眼中的谎言有多美丽,观众的心就有多痛。在轻松诙谐的调侃中,我们读懂了影片所要表现的真正的悲剧性的内核:“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人性的泯灭和道德价值的沦丧。正如俄国作家果戈理所说的一样,要透过有目共睹的笑,来揭示世人看不见的眼泪。
只要你有爱,你的人生都是美丽的
影片《美丽人生》向我们揭示了生命本来就具有的智慧和爱的正能量,并在我们的思想中留下了一道能够将未来人生照得通亮的光束。就像罗伯托·贝尼尼所说的这部电影的片名的来由:来自于里昂·托洛茨基——一位俄国与国际历史上地位显赫的历史革命家在流放期间所说的那句震撼人心满是正能量的话,面对预知到的真实的死亡,他凝望着在花园中漫步的妻子,在纸上写下:无论结果怎么样,生命都是如此的美丽。
若说影片的前半部分是人生的美丽,那后半部分更是真正的美丽人生,浪漫的爱情给了圭多一个美丽人生,深沉的父爱给了约书亚一个单纯、美好的最美人生。
在集中营灰色的氛围中,圭多一刻也没忘记呵护和照顾幼小的约书亚,也没忘记找寻一切机会和妻子取得联系,向妻子报平安,让妻子安心。在他心中,亲情和爱情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即使是面临死亡,他也没忘记让儿子开心,自始至终没有在儿子的面前留下一丝破绽。虽然他最后没能和儿子团圆,但他对儿子的爱却永远地留了下来。
“但丁说过,爱能感动太阳与星辰,爱拥有灵魂。如果你相信的话,奇迹就会出现。”在《美丽人生》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罗伯托·贝尼尼在领奖台上无比激动地说道。这亦是人生美丽的真实而又永恒的含义,是生命的真谛和意义。
很多时候,在外在环境的归束下,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生命形式和人生轨迹。但是只要你有爱,直到生命的尽头,你的人生都是美丽的。就像布鲁克林《有棵树》开篇的那句,你有可能永远无法跟上生命匆匆的脚步,实现自己年轻的时候对自己许下的那些美好的期望,但是只要你活着、奋斗着、感激着生命给我们的一切馈赠——好的不好的,那便是一种实现,你的人生亦是美丽的。
明媚阳光洒落着的街道和电网密布的集中营,亲密拥吻的爱人和身穿黑白囚服的人们,这些都属于《美丽人生》,就好比希望和失落始终共存于每个人的生命中。而《美丽人生》带给一代代影迷的启示在于,当我们朝人生下一个未知甚至是令人生畏的站点走去时,都能像圭多一样笑着说:“游戏结束,我们就回家。”
(综合自《文汇报》《戏剧之家》《电影文学》、腾讯网、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