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剧版《唐人街探案》上线,在最近的单元《玫瑰的名字》中,最大的惊喜莫过于Ivy的扮演者张钧甯。镜头中,一头波浪长发的Ivy美得犹如一朵鲜红的玫瑰。玫瑰虽美却有刺,Ivy也一样,案件最后迎来了大反转……如同剧中的角色一样,张钧甯的演员之路也充满了反转剧情。
学霸的反抗
在娱乐圈,张钧甯是有名的颜值和智商同时在线的“真·女神”。
张钧甯出生在书香门第,爸爸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作家。小时候的张钧甯是个特别害羞的小孩,她一直顺着家人的期望,当好一个“乖乖女”的角色,努力读书,本科读的是台北大学,硕士读的是台湾中央大学,念的是最难的法律系,是大家羡慕的学霸。
但家里人不知道的是,性格内向的张钧甯内心有份小小的抵触。她并不十分喜欢读书,可除了读书之外,她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这样的想法让她一度很自卑,认为自己没有存在感,就算有一天死了,也没什么人在意。
2000年,张钧甯在西门町逛街时被星探发现。她的一生也在那一刻被改变。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张钧甯向台下观众提问:“如果可以选择,下面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摆在你面前,你会选择哪一种?一种是花了6年以上时间拿到法律专业硕士文凭的硕士生,还有一种是试镜超过40次仍然得不到工作机会的临时演员。”
其实,张钧甯读书的时候,她的妈妈已经为她选择了第一种人生,然而她却反问:“这是你的人生,还是我自己的人生?”
那个倔强的小女孩选择了后者。硕士毕业后,她放弃了大家看起来体面的律师职业,勇敢转换跑道,踏入新人辈出、竞争激烈的演艺圈。
张钧甯出道的时候,台湾偶像剧风靡整个华语地区,火了大s、陈乔恩、张韶涵、林依晨等女演员。张钧甯在当时也试了好多戏,却都与女主角色擦肩而过,只能当临时演员。但她从不抱怨,每次试镜都准时到场。
终于在2006年,她的等待得到了回报。那一年,《白色巨塔》开拍,导演蔡岳勋想起曾经一起合作过的张钧甯,觉得麻醉科医生关欣的角色十分适合学霸出身的她。后来,蔡岳勋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了选择张钧甯的理由:“她是个不服输的人,可以为角色挑战自己,并力争做好。”
把“瓶颈期”反转成“黄金期”
有段时间,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演的话题上了热搜,张钧甯也一样,遭遇过瓶颈期。
2010年,与上一家经纪公司合约到期后,张钧甯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内地。从那以后,张钧甯出现在都市剧、谍战剧、商战剧等不同类型剧作中,有时是平凡却万能的清洁工女孩,有时是温暖善良的单亲妈妈,有时是美丽大方的新时代女性。虽然戏路和以前有所不同,但张钧甯总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角色。
为了挑战自己,她又一次跳出舒适圈,选择“黑化”自己,接演反派角色。在《武媚娘传奇》中,张钧甯演的徐慧一开始温婉无害,后来在宫闱之中,她因嫉妒和对权力的向往,变得阴毒狠辣、不择手段……徐慧之后,很多观众记住了张钧甯。
张钧甯曾为自己立下一个目标——在华人女演员里,至少有一个自己的位置。结果,她真的在自己30多岁的时候,将瓶颈期反转成“黄金期”。
打破人设
演戏之外,张钧甯也在不断地突破自己。她可以是某杂志的客座主编,好的文笔源于平日里读书的积累;她可以是野外生存节目中的女汉子,吃虫子、高空跳跃,比男生还勇敢;她也可以是马拉松健将,每天坚持训练,连彭于晏都惊讶她的自律……
很少有人知道,曾经的张钧甯是一个害怕跑步的人,甚至一跑步就会觉得肚子痛、呼吸困难。而现在她的微博里,时常是与“跑”有关的状态,连旅行时也把跑步当成认识一座城市的方式,用跑步丈量一座城市。
到西藏转山,去贵州丛林冒险,在澳洲高空跳伞……去过许多地方的张钧甯说,她在旅行中获得了满满的动力和生命力。那个曾经自卑的小女孩如今懂得了人生苦短要尽可能珍惜,也明白了人应该尽量拓展生命的宽度。
(摘自微信公众号“环球人物”,有删改)
速用:以前那个对自己没有自信的张钧甯,因为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在30多岁时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从迷茫、害怕到坚定、勇敢,张钧甯用行动验证了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即使对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也要尝试改变,你就会发现它可能是美好的。”
立意: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②勇于尝试。③用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