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挈领:女孩不该被定义
“张伟丽成功卫冕”,近日,这一消息在朋友圈中刷屏。在终极格斗冠军赛(UFC)248站比赛中,UFC历史上首位来自中国的世界冠军张伟丽战胜前世界冠军、波兰选手乔安娜·耶德尔泽西克,成功卫冕女子草量级世界冠军。
UFC赛事展现的是生命体一种原始、自由的搏击状态。在张伟丽击败波兰乔安娜·耶德尔泽西克比赛的视频中,她们都拼尽全力,伤痕累累。人们根据视频也能够想象,她平常的训练有多么辛苦。
1990年,张伟丽出生在河北邯郸峰峰矿区一个煤矿工人家庭。她从小顽皮,喜欢为别人出头,和男孩子一样跑、跳、翻跟头、打架。8岁的时候张伟丽爱上了武侠电影,她央求母亲送她去武术学校,直到12岁才如愿学习散打。她14岁成为河北省青少年散打冠军,16岁进入省散打队。她本可以顺利地走上职业道路,却在一年后受重伤退役。
她来北京投奔哥哥,陆续当过幼儿园老师、酒店前台、超市收银员、保安、保镖……最长坚持半年就会辞职。她曾对媒体回忆:“就感觉好像这个不是我热爱的事,干着没劲儿,没有激情。”
唯一一份让她坚持下来的工作,是健身房的前台。张伟丽看着擂台上挂着沙包问经理:“我可以练吗?”对方说可以,她连薪水都没问,就留下了。
每晚健身房关门,空挡的拳台上都会看到张伟丽戴着耳机独自打沙包的身影。没有教练指导,没有人旁观,她也不知道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会指向何处,她只是觉得:“我喜欢这个……我得练。”
经人介绍,张伟丽正式接触职业训练。每天6点起床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去训练,是队里唯一的女性,但每天照样被打得鼻青脸肿。下午还要再坐一个多小时地铁会健身房上班。
2014年,张伟丽辞掉健身房的工作,开始全职打比赛。结果职业生涯才过了一星期,就因为腰伤终止。很长一段时间,她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常常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望着远处的鸟巢体育馆发呆。2015年6月,身体恢复的张伟丽开始重新训练,拉来一个毫无功底的广告公司文员给自己当陪练。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就去河边跑步,上午练两小时拳,中午睡一会儿,下午三点练体能和巴西柔术,晚上时常要加练。
她几乎牺牲了一切,日复一日地锤炼身体和精神,没有娱乐没有朋友没有爱情,只是一直在练拳,打比赛。直到2019年8月31日,她站到了综合格斗运动员的最高峰,成为UFC首个来自中国的冠军。这项顶尖赛事创立之后的26年里,一共产生过70余位冠军,将近50人来自美国,在张伟丽之前,不曾有一个亚洲人拿到金腰带。
现在的张伟丽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但正如此前媒体报道的那样,面对名利她始终表现淡然,和曾经那个眼里只有格斗的自己没有差别。
2017年,当时的张伟丽已经称霸国内的搏击赛事。她的目光正在注视着世界上更大的舞台和更强的对手。她是天生的斗士,自嘲是个“机器人”。但她也在短视频中展示着自己的另一面。
她喜欢吃冰淇淋,但是糖分是运动员的敌人,平时绝对禁止碰一口。有一次,她买了一支巧克力冰激凌,特地拍了视频“炫耀”。“太好吃了,香甜可口。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哎呀,再吃一口。太好吃了,这谁发明的呀。”
在成为冠军张伟丽之前,她曾经说过:“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要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了,才可以走想走的路。”
张伟丽,在路上。
(摘自未来网,有删改)
【纲举目张】
思辨:冠军加身的辉煌背后,是历经重重磨难的苦尽甘来。张伟丽没有在最该拼搏的年纪选择安逸,没有在生活和伤病的重压下失去梦想,她“豁出命去练”,由此创造了中国综合格斗的历史。她让我们明白,为梦想倾力付出,是能够得到成功的眷顾的。
立意:①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②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③张伟丽,展现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