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中国和春节之间密不可分
随着华人文化逐渐被世界各地接受,中国春节的影响力也日渐扩大。巴西里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已正式立法,将春节列为当地官方节日。但近年来,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一些移民构成元素复杂的省、州,不断有些非华裔移民呼吁将“中国年”改为“阴历年”,因为“春节不是只有华人才过”。
我们的近邻朝鲜和韩国都过春节,这个节日也是他们的传统节日之一。
和中国一样,新年是从除夕算起,一直算到元宵节为止。朝韩过农历新年的传统至少可追溯到相当于中国隋唐的新罗时代。其风俗和中国很相似,也有回门、祭祖、吃团圆饭、相互拜年、给小辈压岁钱等元素,只是他们传统的年夜饭必不可少的是米糕,称作“年糕”,而不是中国北方常见的饺子。
朝韩许多家庭没有贴春联的习惯,但有贴年画和挂“福笊篱”的传统。
朝韩都曾在20世纪一度废除过春节,但北方于1989年、南方于1985年又恢复这一传统节日。
越南同样把春节当作全国最重要的假期,同样放“国假三天”。过年习俗和中国大同小异,但因为该国长期以来使用自己编制的农历,春节的日期未必和中国每次都重合。越南的新年习俗和中国南方几乎如出一辙,只是“年饭”中的“硬菜”改为更具本土特色的粽子。
东南亚许多华人比例较高的国家都有春节传统,许多也将春节定为全国性假日,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这些国家的春节文化、传统基本上都由国内华人社区带入,沿袭中国南方的度岁习惯,新春舞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政要都对“给醒狮点睛”乐此不疲。
亚洲以外,也有两个国家把春节定为官方假期。这两个国家同样是有强大华人社区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南美洲东北部的苏里南,另一个是非洲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苏里南于2014年正式将春节定为公众假日,而华人众多的毛里求斯也将春节定为国假之一。
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定春节为假日”的美国、加拿大,其实前者仅纽约州等部分地区这样做,后者则是自2016年6月1日根据华裔联邦国会议员谭耕的提议,将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命名为“春节”,认同并鼓励全国范围内各社区在此期间举行各类庆祝活动,并“以此表彰亚裔对加拿大社会的巨大贡献”,但“春节”不是公共假期,并没有放假的待遇。
正因为“春节”在加拿大有节无假,所以传统上一年一度的温哥华唐人街春节巡游,只能就近安排在某个周日,而未必能正好凑到大年初一。今年(农历己亥年)的春节巡游就安排在当地时间2月10日(北京时间2月11日),照农历的算法都过“破五”了。
长期以来东亚、东南亚文化圈曾或多或少受到中华文化影响,将春节当作自己的节日来庆贺;这个传统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经济和军事的强势被一些国家以各种理由抛弃或淡化,如今又因中国国际地位的回升和各国对文化认同的反思而再度兴起。
而在亚洲以外的区域,长期以来“中国年”一直是唐人街华人社区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的“保留曲目”,但随着多元文化被广泛认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海外新一代华人越来越自信,春节开始走出唐人街,成为不同族裔共同的嘉年华。
如今在许多国家,政要们都已习惯于在“中国年”用汉语道一声“恭喜发财”。虽然许多海外华人仍然愿意把春节叫作“中国年”,但私下里也承认,它如今更像一个“国际年”了。
(摘自《新京报》,有删改)
【第一点评】
思辨:春节是中国乃至全球华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隆重、最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在海外,一些地方将春节习惯专称为“中国年”,足见中国和春节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其背后也是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对中国发展的瞩目、对中国影响力的认可。
立意:①中国最大的节日正走向全球。②一扇了解复杂中国的新窗口。③春节文化再次兴盛,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