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综述:还记得两年前的“小龙虾学院”吗?2019年首批“小龙虾学院”的学生即将毕业,而在校生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一空”,且平均月薪过万元。再联系最近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2019年高职院校将扩招100万人,高职教育的春天是不是已经来到了呢?
【时评精粹】
让更多的小龙虾专业“红”下去
毛建国
近日,“湖北一高校首批小龙虾方向专业的准毕业生被预定一空”的消息在网上热传,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调侃“好想去报名学学”。
引起舆论关注的潜江小龙虾学院,实际上是江汉艺术职业学校的饮食文化学院。该校于2017年2月发布招生信息,新设饮食文化学院,培养普通专科层次的小龙虾产业技能型人才,之后被网友和学生们戏称为“小龙虾学院”。目前首批小龙虾方向专业的准毕业生在大二下半学期基本都已进入实习期,还未正式毕业已被预定一空,平均月薪超过万元。
“小龙虾专业”为啥这么高薪?相关人士介绍,一方面,烹饪小龙虾是个技术活儿和体力活儿,一个大厨要顾及12口锅,用餐高峰期五六百张桌子、上千人就餐,同时运转,对大厨要求很高;另一方面也与产业发展市场人才短缺有关。说到底,这样的职业教育找准了方向,坚持了自我。
除了小龙虾专业,这些年来还出现了不少特色专业。比如,博彩专业、网红专业、马术专业、酿酒专业……这些专业,几乎一出现就上了“热搜”。虽然有的专业设置之初引起了舆论质疑,但在整体上,人们对于特色专业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表现出欢迎和支持的态度。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整个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理解。
当我们感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时,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职业教育的作用。在人们心中,如果说普通高校还可以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那么职业教育就应该牢牢体现“职业”二字,把为经济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在肯定纵向进步的同时,也不必讳言,当前职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像小龙虾这样的专业,只是小众化的专业。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多元化和小众化,行业细分越来越明显,新行业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比例上讲,小龙虾专业可能成不了主流,但也有着很大的需求,这一块市场也需要新的观念新的人才来发展和提升。这就是一些特色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实,小龙虾已经成为一个大市场。如今,湖北荆州的小龙虾已走出国门“打进”了世界杯,潜江的小龙虾产业全方位发展,也已成为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的名片。小龙虾消费已经在第三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带动了食材培育、烹饪工艺、市场营销、餐饮管理等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不仅是小龙虾专业,这几年还有一些特色专业受到了市场欢迎。就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总量上,特色专业还是“个例”;二是一些所谓特色专业,并没有真正火爆起来,有些特色专业虽然火爆了,但红也是“个例”,很多就“再无下回分解”。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还是在于与市场的契合度——是不是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有没有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职业教育才会进入真正的春天。
特色“小龙虾专业”已经从网红走向了现实,这是好事,但特色小龙虾专业不能成为特例,应有更多受到市场欢迎的特色专业出现,能够持续“红”下去。而这,其实正是现代职业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摘自《燕赵都市报》,有删改)
【展望未来】
高职扩招100万人,也是改变就业供给端结构
仲 鸣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全国“两会”上,职业教育与技能人才培养,成了备受关注的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2019年将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在3月7日的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也表示,2019年拟安排就业补助资金539亿元,同比增长14.9%;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37亿元,同比增长26.6%。
高职扩招不稀奇,但扩招100万人,显然超出了很多人意料——其扩张规模之大,实属罕见。有数据为证:近几年来,我国普通专科招生人数确实是与“年”俱增,2016年是343.21万,2017年是350.74万,2018年为368.83万,但只能说是“渐增”。2019年直接扩招100万人,堪称“猛增”。
正因如此,业界解读时直接用上了“前所未有”字眼,还有专家称,这预示着职业教育的一场“大变革”,高职院校行将迎来暖春。
乍看起来,很多高职院校已连续多年陷入“生源危机”,这会反向掣肘扩招100万人目标的实现。但扩招100万人,显然是将“招生”跟“稳就业”目标打通考量。正如教育学者姜大源所说,高职生源要从稳就业出发,从实体经济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出发,而非简单从应届生源考虑。在他看来,农民工2.87亿、退役军人0.57亿、残疾人0.85亿,这些人都需要掌握一技之长,稳定就业。
从政策口径看,高职院校扩招的“箭头”,对准的也不只是高中毕业生。“鼓励更多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职”,指向性很明显:高职生源要稳固“基本盘”,还要挖掘增量;高职院校定位也会改变,在为应届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外,还将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提供就业导向的教育服务。而职教质量提升专项资金同比增长26.6%,则为大幅扩招提供了资金支持。
无论是高职扩招100万人,还是职教质量提升专项资金增加,都是应时顺势的政策举动。本质上,这是政策层面针对“结构性失业”的靶向发力。
一边是很多人就业难,一边是高技能人才短缺——时下,“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正日益突出。人社部2018年的数据就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但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
全国政协委员杨成长日前的说法,则对当下的结构性失业作了“补充说明”:我国当前正面临特有的“白领过剩”问题,“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实际上我们更需要技工、熟练工人和工程师,但这部分人群占比却比较少”。
这就需要以“供给端”的优化弥补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在这里面,扩大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规模不可或缺。而以产教融合为特点、职业技能获取为直接目的、具有“技能+学历+就业”套读模式的职教,也理应用职业教育为更多人“加持”,包括为低技能劳动力“充电”,以对接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
所以说,高职扩招100万人,不单是着眼于高考生源各录取层次的平衡,更是稳就业“棋盘”里的重要落子。只有将含高职在内的职业教育充分激活,由其输出更多高技能人才,这既能在未来解决“结构性失业”,同时也是结构性增加就业供给,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
(摘自《新京报》,有删改)
思辨: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高低之分,专业更应平等对待。我们期待更多契合市场需求的“小龙虾专业”红下去,这也是职业教育应该有的曙光。只要全社会真正重视职业教育,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就能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就能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明天一定会充满希望。
立意: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不是只有通过考大学才能实现,选择一门技术并努力奋斗同样能实现人生梦想。②职业教育应对准市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③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