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2018年5月下刊 第一时间2018年5月下刊]()
飞向网络强国的星辰大海
余建斌
第一印象:互联网发展
习总书记在4.19讲话中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近日,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和党和国家全局高度,科学分析了信息化变革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度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网信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历史学家说,“科学与技术变革生活。”当技术一次又一次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们生活中留下深深印痕时,新世界面貌也被打开了。
24年前的今天,中国用一条传输速率只有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从此正式走入了互联网时代。一个月后,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的根服务器也在一批科学家的努力下“迁”回中国,结束了顶级域名服务器由国外代管的历史。
20多年来,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商业竞争风云激荡,恐怕谁也没有预料到,当时只是第七十七个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如今已成为全球互联网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并正努力成为新一轮数字浪潮的领跑者。
初始寥寥无几的中国网民,已扩展成如今近八亿的庞大群体,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无与伦比。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在线社交软件等,在90后“数字一代”眼中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已成为一种生活日常;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万物互联将进一步缩小物理世界和网络空间之间的界限。有人还预测,工业革命之后,人们通常把“用电量”作为衡量经济好坏的重要指标,数字经济时代,“用云量”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当然,集技术、工具、平台和空间多种角色于一体的互联网难说完美。脆弱的网络安全,易遭泄露的个人信息,乃至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挖掘,拼接成了互联网版图的阴影一面。创新有成的中国互联网,远没到沾沾自喜的时候,要成为数字时代的领跑者,需要从自主创新和基础支撑上下功夫: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要好好争取一番5G标准的话语权;芯片作为数字经济中的“工业粮食”,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国,自主芯片研发任务非常重;从长远看,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需要做好前瞻性布局。
科技潮流的追逐永远在路上,互联网的未来考验着人们的想象力。从“K”到“G”,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地球村”到“命运共同体”,在变化中掌握不变的规律,是勇立潮头的根本凭借,也是中国互联网在未来继续推动互联网历史进步、创造出互联网最大价值的指引。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深刻理解这种认识,将核心技术作为墙基而建起的互联网大厦才会既漂亮又坚固,不惧风雨。可以想象,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努力的状态,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会更精彩。
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勇于作为、善于作为,健康繁荣的互联网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人民。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
【第一点评】
考场点拨:尽管与世界相比,我国接入互联网只有短短24年,但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推开新时代的大门,接受风云变幻的互联网环境洗礼,做网络强国的弄潮儿,在习总书记“4•19讲话”的指引下,我们必然会迎来一个海阔天广、千帆竞发、星辰大海的全新网络强国时代。
高分思路:打造更为亮丽的互联网发展名片;成绩喜人,同样也要看到差距;我国互联网经济的持续繁荣,离不开创新这一“第一动力”;安全的网络一定会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取消本科生论文这样的“暖心”我不要
魏显勇
第一印象:“论文无用论”
近日,有学者建议取消本科生论文。原因是该学者近期看了4篇本科生论文,对学生的论文感到失望,并表示不论是从培养目标还是群体特征,现在的本科生已经不同于30年前的本科生了,并且该学者补充道,如果想读研的本科生还是有必要写论文,如果不打算读研的本科生面对当前找工作的压力之大,对论文不走心,真的没有写论文的必要。此言一出,引发很多本科生的深情表白。“早该取消了,赶快取消吧”之类的留言在网络中霸屏。从中不难看出当前本科生对论文的“深恶痛绝”和“敷衍了事”。
虽然该学者对学生找工作压力之大的体恤看上去很“暖心”,虽然现在的本科生的确已经迥异于30年前的本科生,虽然曾经的我在本科论文的写作中也曾持有“无用论”之见,但我还是要对这种“暖心”泼一盆冰水。因为这种“暖心”的背后是教育过于实用化、教育过分功利化的表现。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之所以要求本科生写论文,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本科生的学会理性思维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对本科生4年学习的一个综合性归纳,更是帮助本科生培养系统性和严谨性思维模式的过程。我身边很多当年一起读本科的同学都有一个通识,那就是自己的智商在继高考后,写论文之时又迎来了“高峰”,对本专业的认知也是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才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当然很多同学也会说自己的本科论文都是东抄一点西凑一点,没有任何价值。即便如此,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很多同学大学四年就是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才学会了去知网找资料,也是在写论文的过程中get了添加脚注、页码、引用等word的操作技巧。难道这对本科生以后的工作会没有用吗?
另外,该学者的提议存在着明显的以偏概全的误区。只看了4名本科生的论文怎么就可以彻底否定现行的本科生论文制呢?作为考查学生素质的一种形式,论文也可以间接地为很多本科生提供自我未来方向辨析的一次机会。很多一心想要读研的同学,或许通过写论文会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走学术这条道路而及时地调整了方向。也有很多同学并不抱有继续深造的想法却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学术思维能力而走上努力钻研的道路。更有很多同学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扩宽了自己的专业认知,尤其对很多工科类专业,周鸿祎就是比较典型的证明。对自我未来方向的清晰判断,难道不是实现就业最好的前提吗?
诚然,当前的本科生论文水分较大,抄袭现象严重。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看到这样的现象,有没有反省一下在自我的日常教学中,到底有没有给予学生论文写作足够的重视,对学生论文的选题、结构、格式等等,有没有做到严格指导和把关呢?只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对本科生的论文多一点关心和认真的指导,想必,本科生的论文也不会如此“惨不忍睹”。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有它的价值,评价学习的效果也应该目标长远和综合考量,拘泥于当下和只注重眼前利益,只会捆绑住学生的未来。如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自己的内心里就先入为主地持有本科生的“论文无用论”,认为工作大于论文,那这样的心态自然会蔓延至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从而更加强化学生的“论文无用论”,如此循环,本科生的“无用论”观点就不会单单止于论文了。
(摘自红网,有删改)
【第一点评】
考场点拨:本科生论文质量不高,问题并不出在本科论文本身,而是在于学生平时对于学术的研究太少,对学术论文的写作练习太少。学术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必须要有学术训练作为依托。如果因为本科生论文写得不好就取消本科生论文,那是因噎废食。
高分思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是本科生论文水平该如何提高的问题,而不是取不取消的问题;不是“本科论文”太垃圾,而是我们都把“本科论文”看的太重要;大学更应该是培养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