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考前辅导——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都喜欢在自己的作文里用上一两句名人名言或者一些令人心动的名言美句,但最后,很多人往往背了一堆句子却无处使,或者只是用了一些“烂大街”的爆款句子,对自己的作文并没有帮助。因此,我想在这里详细介绍一下该怎么去用,让你充分理解怎么利用它来训练你深刻的立意,使你的文章论据内容更加丰富。高考作文考前辅导
我当时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喜欢把百搭的名言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思维深度型”,一般是从辩证的角度出发,这类百搭名言有助于立意深刻;第二种是“语言优美型”,一般是通过引用、化用的模式,使语言优美。
高考作文考前辅导之思维深度型
示例1: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西格里夫·萨松
为了详细说如何去用,我们先来看一道作文题目(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我们可以立意为“不能只依靠感情亲疏做事情,要有理性”,这是比较基础的初级立意。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立意更加深刻,那就采用辩证思维——可立意为“感情亲疏与理性需要兼顾”。在运用辩证思维立意下,我们回到这句名言。猛虎与蔷薇,是一个很强烈的对比,如果把这句话用在这篇文章中,怎么用呢?我们可以把“猛虎”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体,这个理性的个体“细嗅蔷薇”,也就有了感性的一面,再结合立意,把这句话和立意的结合更加紧密一些。(事实上,当年有一篇满分高考作文就是这么做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你可以把这句话当成标题;第二,如果你觉得这句话比较隐晦,当标题不放心,你可以写成题记;第三,你可以通篇文章用比喻的形式,把猛虎作为理性的象征,把蔷薇作为感性的象征,增添文学性,同时,也可以更加透彻地进行说理。
示例2:浅水喧哗,深水沉默。——雪莱
我高中写作文就用过这个——分析社会上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用作了标题,同时比喻、象征贯穿全文。
以下的句子供大家摘抄练习: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木心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
照耀人的唯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唯一手杖是良心。——海涅
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黑格尔
假如我们知道如何寻找幸福的话,我们需要的幸福经常是近在咫尺。——霍桑
朋友是宝贵的,但敌人也可能是有用的;朋友会告诉我,我可以做什么,敌人将教育我,我应当怎样做。——席勒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苏格拉底
你虽在困苦中,也不要惴惴不安,往往总是从暗处流出生命之泉。——萨迪
令人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米兰·昆德拉
高考作文考前辅导之语言优美型
示例1:船在海上,马在山中。——洛尔迦
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句子。比如说写一篇“每个人都有自己位置”主题的文章,这个可以做标题,并贯穿全文;比如说写一篇“实现中国梦”主题的文章——船在海上,马在山中,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在前进的路上。
对于这类型的句子,你只要学会怎么改写,特别是改动其中的名词,化为己用,或者学会怎么让它与作文主题产生联系,就是百搭!
示例2:可不可以将你比作一个夏日?——莎士比亚
这句话看起来好像很普通,但是,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就可以用第二人称贯穿全文,“你”指代这种价值观——莎士比亚说,可不可以将你比作一个夏日?我说,可不可以把你比作满天星辰?
只要你想用,不怕无用武之地。
以下的句子供大家摘抄练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凡·高
或许你会想起我,像想起一朵永不重开的花朵。——叶赛宁
迷失的人就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村上春树
一盆清水,编草为舟,我到我的海上去遨游。——何其芳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顾城
我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是地球上的朝圣者和陌生人。——史铁生
玻璃晴朗,橘子辉煌。——北岛
把擀杖插在土里,希望长出红花。把石子丢在水里,希望长出尾巴。把纸压在枕下,希望梦印成图画。——贾平凹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柳青
什么是玫瑰?为了被斩首而生长的头颅。——阿多尼斯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寻。——聂鲁达
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上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选择的方向。——席慕蓉(所有作文都可以用。)
旋转木马旋转了一辈子,却不知道该一路向前奔。只有这样,才可以自由。——几米
一只手挡开命运笼罩着的绝望,同时,另一只手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描述卡夫卡的句子(当然,你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东西,改改宾语就行。)
(苏静颖:清华学霸,2016年参加高考,总分700分,作文59分。)
(摘自微信公众号“学海小灶”,有删改)
高考作文考前辅导之【名人语录,考场示范】
1.引用名句,搭建文章框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有一篇江苏高考佳作《人生三部曲》,借用了“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三个诗句,分别隐喻人生的三个阶段,引出了王勃、斯宾诺莎、齐白石这三位典型人物与他们的感人事迹,形成了文章的整体框架。
2.用在开头,先声夺人。
以陌生化的名人语录开头,或引出观点,或直接作为观点,是迅速抓住阅卷者的关键。当然,引用的首要前提是准确,其次是陌生化。不准确就弄巧成拙,不新鲜就画蛇添足。
片段示例: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少陵曾经吟诵过这样的诗句,以表明他对诗作的钻研之深,推敲之至,创新之求。然而,时至今日,“语不惊人死不休”却被赋予了另一层含义。(选自2016江苏卷《要创新,不标新》)
运用品评:文章开篇并不是借名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否定了名言中的现象,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接着在第二段用《红楼梦》的例子进行解读,生动而有吸引力。
3.用在文中,提升品质。
名人语录,用在句中,有时是为了过渡,有时是为了总结一段内容,有时是当了论据,有时是做了论点,但不管如何用,只要陌生与准确,就一定会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片段示例:
“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高歌,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这是梭罗在叶瓦尔登湖曳中的名句,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梭罗选择隐居湖畔,他将对自然的爱、对本性的探寻装入行囊,为探索自然,探寻本真做好了准备。也正是这一行囊,助梭罗看透人生,领悟自然真谛,也为无数人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思想境界。(选自2016山东卷《备好生命行囊,描摹我之壮丽》)
运用品评:梭罗和他所著的《瓦尔登湖》是历年考生都爱用的素材。在这个文段中,考生将梭罗作为一个详写的例子,用《瓦尔登湖》中的名句,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
4.用在结尾,升华主旨
片段示例:
公众人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生活日常,总有人带着引起关注等特殊目的对其进行歪曲,企图引起舆论关注。2015年7月,赵雅芝发微博说“每次路过天安门,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却遭到了质疑她国籍的网友的辱骂,引起轩然大波。难道爱国也有错吗?网友的行为实质是一种道德绑架,我不禁想起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一句话:“一旦坠入笑骂由人的尘世,威猛有力的羽翼便寸步难行。”谁也不想成为被言论攻击的受害者,在言论自由的时代,唯有每个人都坚守住道德的底线,做一名理智的评价者,我们才能展开威猛有力的羽翼,更加自由地翱翔。(选自2016上海卷《做冷静的接受者,做理智的评价者》)
高考作文考前辅导之运用品评:论证时,考生做了理智的评价者,用《恶之花》中的语句佐证,总结观点,作为对人对己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