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积累议论文素材?其实,到处都是作文素材,包括观察生活、多维分析、利用课本。
一、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
要学会积累素材,我们的眼光不能过于狭隘,从作文论据书上直接获得固然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生活才是真正富足的宝库,因此首先要投向我们自己身边的生活,真正的思想来自对生活的深度思考。
看下面一个例子:
今天的报纸报道了一篇关于“奥帆美女”练习的文章,美女们把筷子横咬在口中,起初我也搞不懂她们在练习什么,最后发现是在练习微笑。原来微笑是练出来的,难道这真的是个虚伪的世界,连微笑也是假的?不是发自内心的笑容最好看么?
一则简单的新闻报道,也能引起思考,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事情。这种来自于生活中的鲜活的感受,定能够激荡起每个人心中思想的活水。
二、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不仅反映了苏东坡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庐山的,也反映了他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的哲理。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经典的熟悉的作文素材,这些“陈旧”的素材经过点化也会具有另外的意义。对同一个素材进行不同角度的挖掘和解读,会使得这个素材在不同的话题中得以运用,取得“以一当十”的效果。
如对下面一个材料的分析:
1996年春,瑞典的克洛普利和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攀登珠峰。在距离珠峰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转身独自下山。克洛普以登山为生,这次为了到达珠峰,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行程700英里,千辛万苦。若前功尽弃,将损失惨重,贻笑大方。但他预定返回的时间是下午两点。虽然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事实证明,克洛普利是明智的。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大多数登上了顶峰,但最终都因错过了安全时间,葬身于暴风雪,令人扼腕叹息。
对这个材料的解读,我们可以有以下多个角度:
学会适时放弃:
莫让浮云遮望眼,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有时就要学会适时的放弃。即使诱惑就在眼前,即使成功只差一步,也要三思而行之。人们往往容易被只差一点便可得到的成功夺去理性,而功亏一篑。
进与退:
这种放弃看似胆小无能,事实是韬光养晦,等待良机,蓄力再发。看似退缩,实则是以退为进。
谈理智、理性:
有些时候,人必须鼓起勇气,放眼远方,善于取舍,这样才能开创出另一个高峰。最灿烂的风景只能属于理智的攀登者,很多时候,越接近成功,我们越要告诫自己,不是每一个梦想都可以一次性实现,欲速则不达,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对诱惑说不:
人生中只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是不够的,在紧要关头,要善于自我控制,面对诱惑要敢于说不,适时止步,才不失为智勇双全。人生之路曲折而漫长,充满了诱惑的陷阱,只有懂得放弃,才会拥有更快乐幸福的人生。
不要急于求成:
做事情应该目光长远,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容易使事情走向反面。很多时候,越接近成功,我们越要告诫自己,不是每一个梦想都可以一次性实现,欲速则不达。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我们会获得更多的素材,每一个角度也都可以为我们的作文增添光彩的,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开动脑筋。
三、巧用课本是积累素材的捷径
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关心身边生活,是积累素材主要的途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最熟悉的素材,即我们课本上所涉及的人物、事件。我们守着巨大的粮仓却面临饿死的结局,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扼腕叹息的呢?
课本中可以供我们使用的作文素材很多,一是课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形象,这里面既有正面的历史英雄人物,又有很多给我们反思可以作为反面例子的人物,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作文的很好的例证;二是我们熟悉的那些优秀的作家、诗人,他们杰出的创造力和优异的成就,还有他们成才的曲折经历本身就是作文很好的素材;三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形象,特别是那些为人熟悉、广为传播的,恰当的引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最后还有课文中的精妙的词句,特别是古诗文中的句子,这是美化我们作文语言的最好的最简捷的途径,每年的高考作文中,我们都能看到古诗文句子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如学习《阿房宫赋》这篇课文,最后一段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由这段材料,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挖掘: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艰苦奋斗和发愤图强是一个国家长久统治的基石,居功自傲和贪图享乐是一个国家灭亡的加速器。忧劳与逸豫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社稷是非常的重要。秦始皇的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了最终“戍卒叫,函谷举”的灭亡结局。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是一面镜子,杜牧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指出“后人”(指当时统治者)如不知借鉴,必将重蹈历史的覆辙。
今天,我们用高考满分作文中的三个片段,来看一看阅卷老师最喜欢的作文素材。
【满分作文片段1】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儒宋濂少时即嗜学,当他趋百里外,跟随先达潜心学习时,也曾不断地援疑质理。试想乡野小儿,立侍尊者之左右,又怎么会没有一丝失误?倘若先达亦如漫画中的母亲,对宋濂的失误毫无包容之心,宋濂又怎能在一步一步的完善中终成大儒?温暖的容误之心,让一个贫困学子获得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卒有所闻,于历史长河中留下其身影。
…………
管夷吾举于市时,若无鲍叔牙对其之前过错的容纳与规劝,他又怎能在东周列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就千秋英名;“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负荆请罪的廉颇千古流芳,正因相如之容误,方有赵国文武双全的王者格局。古往今来,身清如玉、毫无瑕斑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在容误之心与规劝之言下抬头向前,于温暖和宽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满分学生”。
——选自高考佳作《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
【评点】
教材是作文素材的后花园,在作文中引用教材中出现过的事例,是一种便捷、讨巧的方法。本段文字涉及的课文有《送东阳马生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不过,出自教材中的例子、引言都不能有差错。
【满分作文片段2】
犹记得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句哲理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然而太阳已使我的荒凉,变成更新的荒凉。”其意在于,本来知足的人会因新生的或更好的事物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标准和要求。
……不是说梭罗“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的隐居生活不值得羡慕,也不是说古代文人“天子呼来不上朝,一心只谋三分田。餐风饮露好风雅,被天席地度韶华”的胸襟不值得赞扬;而是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进入“竞速时代”的背景暂且不提,难道我们不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追逐人生吗?
——选自高考佳作《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评点】
这段文字引用名言名句论述自己的观点,使得行文更有意蕴,语言更有文采,增加了文学色彩。平时课外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区积累名人的名言和轶事。
【满分作文片段3】
前几年,一部名为《虎妈猫爸》的电视剧好评如潮,剧中赵薇饰演的“虎妈”形象深入人心,在观众对她的演技大加赞赏的同时,剧中孩子的处境也让我们陷入了沉思:无休无止的假期补习班、考试成绩不如意便被母亲呵斥……这一系列现象让许多父母也大受震动,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确实太高了些?
无独有偶,近日一则关于“北大虎妈”的新闻报道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北大毕业的一位高材生母亲给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制定了一份满当当的学习计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加起来长达18小时!面对众网友的不解和指责,这位母亲的回应是:“我只想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好。”
其实说到底,还是归根于父母对孩子们的爱。因为爱,父母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特长班;因为爱,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因为爱,孩子们的脸上出现了鲜明的唇印和掌印……这些,都是父母对孩子们的爱。
——选自高考佳作《从“掌印”和“唇印”说开去》
【评点】
这段文字引用热点素材,电视剧《虎爸虎妈》和新闻“北大虎妈”,都是当年的热点素材,用这些例子做论据,能引起阅读者兴趣,同时也证明自己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