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南京师范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南师大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徜徉其中,不禁深深为之折服。
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为“南师大”)随园校区里有两棵树龄已逾百年的银杏树,这两棵银杏树根粗叶茂,似乎将南师大百年的变化刻在了自己身上,成为一代又一代南师大人青春的见证者。
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当时的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这是南师大最早的校训,同时也奠定了南师大质朴传统的特质。
南师大共有三个校区,分别是现代化的仙林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称的随园校区和美丽古朴的紫金校区。仙林校区的月亮湾是个看书、聊天的好去处,绵软青葱的草坪环绕在湖泊周围,颇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静谧之感;随园的建筑红墙绿瓦、雕梁画栋,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也是繁华闹市中一处清静典雅的存在;紫金校区位于紫金山阴,毗邻被誉为“金陵明珠”的玄武湖,同学们除了可以沿湖漫步,还可以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去隔壁的南京林业大学赏花游玩。
随园校区的大门更是具有鲜明的中式特色,朴素而简约,一块刻有“随园”两个红色大字的石头立在门口的草坪上,旁边另一块刻着“金陵女子大学旧址”的石碑,也显示了南师大与金陵女子大学颇深的渊源。校园里古色古香的教学楼和各式建筑都彰显了这个学校浓厚的文化和历史氛围。
百年南师大的风韵不仅藏在校园的美景中,还流传在代代南师大人身上。南师大的师范教育诞生于建校初始,首创中外教育“互换知识”先河,在半个世纪里竖起南方教师教育的一面旗帜;民国之初,江谦校长精心筹划,广邀英才,汇聚了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先辈,师范教育步步成长。如今的师范教育已然成为南师大的主攻方向,为了做优、做强师范教育,学校将九门师范教育相关专业调整至教师教育学院,毕业于此的南师大人投身到祖国各地,将知识化春风育人,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南师大自由包容,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各种课程,除了本专业课程,还可以选择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课程,从而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和思维界限。学校还提供了各种交换项目,除了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大学进行学生交换与合作办学项目,还有许多暑期学校项目,例如欧洲五国文化修学项目、美国加州大学富勒敦分校暑期大学生领导力培训项目等。我在大二时就参加了“长三角交换生计划”,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新闻专业教学环境,让我在专业技能上有了多方位的提升,也让我认识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南京高校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大的牌子东大的汉,南师大的妹子南航的饭。”虽然南师大以美女众多而出名,但学校的食堂也是不输给其他学校的。“师范”谐音“吃饭”,再加上拥有多种多样的各地美食,因此南师大又被称为“南京吃饭大学”。江浙菜、川菜、东北菜、西北菜、西餐等一应俱全,一定能让你一饱口福。
学校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例如粤语社平时会有粤语歌曲分享活动,每年的固定节目“张国荣主题电影周”更是吸引了众多同学参加;除了这些,你还可以欣赏“南国剧社”的文艺表演,《红楼薄命司》《红玫瑰与白玫瑰》《超越星辰》等都可以让你切实地感受到戏剧的魅力;而“十佳歌手”大赛更是办出了明星演唱会的水平,真的是“高手在身边”!
南师大是一所有着自由的学习研究氛围的高校,也是一所充满了各种机会的高校,它陪伴我成长,见证了我的蜕变。朝阳初起,繁星布夜,最美的南师大陪着我走过人生中的最美时光。
(摘自《求学·文科版》,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