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
07
-
26
思辨导览:“忠义千古传”,此言不虚。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从来不会含糊。司马光一生温良谦恭之外不失刚正,誉满朝野,名扬后代。所以便如幼年砸缸的小事,百姓也记在心里,津津乐道。相反,魏忠贤、蔡京之流,大是大非面前,节操尽失,即使也有惠及于人的行为,但大浪淘沙,必将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司马光砸缸的事早在两宋时期就被人们津津乐道,后来被元朝官修的《宋史》郑重地写入其传记。这背后其实有一个疑问:一个稚童做的事何以能流传千古呢?这与事件本身的魅力有关:如此绝妙的点子,这么勇敢和果断,而主人公竟是一个稚童。不过,对比王莽、蔡京等人的作为就能看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能流传千年,与司马光本人有很大关系。 篡汉的王莽被儒家打入乱臣贼子之列,至今还是野心家的代名词。但是王莽重权在握时其实也做过一点值得称颂的事。他的次子杀死了一个奴婢,他的处理方式就很好。在当时,奴婢的生命贱如蝼蚁,杀死一个奴婢犹如踩死一只蚂蚁,何况王莽的权力地位在当时堪比皇帝。然而王莽没有放过次子,痛责之后令次子自杀以抵罪,震惊了朝野。此事在今天读来仍让人心生敬佩。 魏忠贤作为明末政坛的毒瘤,罪行滔天,罄竹难书,但他也做过一件令天下人折服的事:他母亲的族弟刘某是惜薪司的宦官,有一次杀害了一个无辜的和尚。杀人是大罪,但刘某仗着外甥乃“九千岁”的权势,自以为杀个小和尚根本算不了什么事,魏忠贤却勒令刘某自尽以抵罪。 蔡京是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